“走班制”利大于弊,势在必行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由于《意见》中表示,从2017年开始全国都将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实施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全国统考,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任选3科的考试成绩。因此不少教育领域的从业者以及专家都认为,今后高中很可能将采用“走班制”进行教学。
高中教育改革,牵动全社会。中国人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以及对考大学谋求前途的理想寄托,使得任何一项事关高中教育的改革都显得“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当6门学科可以选学选考的措施一公布,人们马上联想到可能将要进行的“走班”制。
“走班制”其实在西方国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外很多初高中都实行“走班制”,因为他们的学制和学科设置,在很早以前就是依照选修和必修的课程体系来进行的,所以不存在什么不适应或者其他问题,而中国的中学课程教育体系设置大多是沿用了源自前苏联的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的固定班级的教学组织形式,所以此次如果“走班制”能够全面推开,必将对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产生极大的影响。
很多人担心“走班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会“水土不服”,主要是担心学生们会因此割裂了“教”和“育”的关系,因为传统的固定班级教学组织方式,有班主任,有班级文化,有固定的任课老师,有作为班集体的荣誉感,一个高中生在三年的班集体生活中能够和上述教学因子发生诸多的互动和交融,也就是培育各种品质和特质的过程。但是“走班制”因为不是在固定班级上课,学生们更多时候是像大学生选修某一门课程那样走读,所以在班集体荣誉感以及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方面会欠缺一些,这是很多老教师对“走班制”的担心。
这些担心有必要吗?当然有,但是这些弊端是不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呢,当然不是,我们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实行走读制度,因为当前的固定班级的教育方式没有全面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兴趣特长,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走班制” 学习组织方式充分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几百名学生读同一本书,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练习,忽略学生自身成长中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缺陷,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
除了能够照顾到学生发展中的差异性,让偏科的学生也能找到自信,“走班制”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更多的交际能力,因为是“走班制”,所以势必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其实对于让他们能早早独立,进入大学后具备更强的独立意识是具有极好的铺垫作用的。从目前已经试点“走班制”的学校和地区来看,“走班制”处于运行平稳的状态,没有发生什么不可控的情况,所以衡量利弊得失之后,我们可以判定,下一步是时候大面积推广“走班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