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的成功模式
湘西从文教育集团专家组
随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相继涌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其中较为成熟的模式之一。现将这种模式的核心内涵及操作流程作一介绍,以便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比较、合理取舍、优化组合、深化创新、实现高效。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结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的理念是: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服务主体,受益全体。教师的责任不在简单传授,而在教会学生如何学好。其结构特点是:全过程都让学生主动学习。
(一)关于“先学”
所谓“先学”,首先体现在师生教与学的理念上,即“学”应始终放在课堂活动的首要位置。然后体现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自我实践、自我探究。
这里有几个要件:一是“先学”这一环节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原则上不主张学生课前预习,而是把课前预习移到课堂上来,既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又让“学”更集中更富有新意。二是教师组织学生“先学”,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传统的由“教”到“学”,变为由“学”到“教”,并且不提示、不暗示、不揭示,为后来的“教”预留悬念,埋下伏笔,引出针对性。三是学生“先学”,绝非自由放任,而是在老师对学习目标、范围、方法和要求的指导下进行的。四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自主学习、自我实践、自我探究”的“三自”过程,是靠自身的力量自主求知、自主发现、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
“先学”的实施包含“激学”、“导学”、“自学”三个步骤。“激学”一是情感激学,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精神、气度及人格魅力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去学习;二是环境激学,就是设置宽松、灵活、自主的学习环境,造就学生既专注又轻松的学习氛围;三是问题激学,就是精妙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而进入学习。“导学”,即学习方向、策略、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这里的关键是精心设疑,选择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用解决问题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学”就是学生努力通过主观能动地学习解决问题,强调独立自主,强调深层思考,强调提出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强调检测式的学,限时的学,高效率的学。
(二)关于“后教”
所谓“后教”,就是在课堂上,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为解决“先学”中存在相关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学习、相互实践、相互探究。
这里有两个关键,其一是“先学中相关的问题”。学生“先学”必然会出现问题,主要是不能解决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形不成规律的问题、容易忽视和混淆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只有“先学”才能暴露出来。因此,没有“先学”,“后教”就会缺乏针对性而苍白无力。其二是“相互”。就是互帮互学,不是老师简单的讲解,是优生帮学困生,就是“兵教兵”。老师的“教”一定要在“兵教兵”之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体现。
从“学”的形式上讲,“后教”包含着三个层次:组教——学生在“先学”中出现的问题请教学习小组帮助解决;班教——学生在组教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全班同学解决;导解——学生就班教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向老师请教,由老师通过引导、点拨、归纳、总结最终解决“先学”中的问题。
(三)关于“当堂训练”
所谓“当堂训练”,就是在“先学后教”完成后,为了检测学生达标情况,教师组织学生对“学”和“教”的内容反思、反馈而进行的深层次的再学习、再实践、再探究。
“当堂训练”有三个要点:一是“在课堂上”。“当堂训练”必须在课堂上完成。时间少,少布置;时间多,多布置。二是“深层次”。“先学”是一次学习,“当堂训练”是又一次深层次的学习,是前一次学习的深化、提高、巩固和发展。三是训练的方式。根据学科、课型、内容的异同,“当堂训练”的方式有笔头训练、口头训练、操作训练等,同时,它不一定集中于课堂最后,可以根据需要分散训练、分段训练、分层训练等。
“当堂训练”的形式大体有三种:1、自练。学生自己在总结、反思课堂收获之后,进行自我训练。2、组练。经过小组交流,排解存在的问题,达到新的理解和认识之后,进行小组训练。3、导练。即全班统一训练。试题除课本习题外,教师要选择有益于学生提升认识、深刻理解、排除疑难、灵活运用的题目进行训练,以巩固所学,拓展认识。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类型及发展层级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三大类:
1、 一般性“先学后教”。即在一节课中,只有一次“先学”,一次“后教”,一次“当堂训练”。内容单一、容量不大的新授课一般属于这一类。
2、 多课时“先学后教”。即要通过几节课来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例如复习课一般如此。
3、 组合式“先学先教”。在一节课中,有几次轮回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个主环节不一定只出现一次,可以多次以不同形式出现。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分为如下三个发展层级:
第一, 引领式,即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由老师提出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指导,学生按老师的指导学习。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学习阶段,教师要精心规划引领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反复历练中不断理解、内化、掌握、运用、提升。
第二, 互助式,即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老师在课堂上布置学习内容,让学生个体和群体彼此互动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进行互助式学习。老师适时参与其中。
第三, 自由式,即提升阶段。这一阶段老师的作用是精心组织,在把学习内容说明后,让出时间使学生全过程支配课堂学习。这是完全意义上的学习解放模式,充分体现“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教育思想,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最高境界。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一般分为六个环节,前三个环节为准备环节(约2-3分钟),后三个环节为核心环节(约42-43分钟)。
(一) 板书课题。简明扼要导入,然后板书课题。
(二) 揭示目标。要领是:文化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知识和能力达到的层次。学习目标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清晰,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在广度、深度上要与教材和课标高度一致,不拨高也不降低。
(三) 自学指导。可用多媒体展示,亦可板书或口述。自学指导要具体,让学生达到自学内容、方法、时间和要求四个明确。内容上,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为一次性自学,如果内容多,可分几次自学。自学方法,一般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不讨论。自学时间,要让学生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不走过场,讲求实效。自学要求,即告诉学生自学是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动脑看书,有紧迫感。
(四) 先学。“先学”是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和方法要求的前提下,带着思考在限定的时间内学习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先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课本、做实验,可以是找疑难、做例题等。这一环节可分两步走:一是看书。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或动手操作。学生看书时,教师不宜过多走动,要形成学生专心读书与思考的紧张氛围。看书时间要由内容、难度灵活掌握。二是检测,即检测看书的效果,可采用提问、黑板演示、书面练习等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提问或板演尽可能先找学困生,以最大限度的揭示自学后存在的问题,为“后教”提供精确的素材。
“先学”这个环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时可以不分“看书”、“检测”两步,如语文、英语课上把两步交织进行,融汇在“先学”中,也是“先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五) 后教。“后教”是指先“兵教兵”,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然后,教师再针对性的补充、更正、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中的“兵教兵”应该是“补差”、“培优”并重,让全体学生都有收益,都有提高。
“后教”,分更正和讨论两个小环节实施。更正环节是对学生做错的题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在具体操作上,教师要让学生先发现问题和错误,并先请学困生更正,再依次让中等生、优秀生更正。无论哪类学生更正得对与错,老师都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再想、再议,至到最后再出手。讨论环节,要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倡争论,辩明是非;要一类一类问题讨论,以便归纳,避免重复;讨论中学生说对了,教师要充分肯定并作适当板书。
“后教”环节中,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好,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内容,即学生“先学”后不能掌握的知识、暴露的主要疑难或练习训练中的共性问题。二是明确讲的方式。问题及错误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讨论更正。三是明确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六)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否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操作要领:时间不少于15分钟;练习内容以完成课本中练习题为主,可作必要补充;题量要适度,确保下课前完成;起点要适当,层次和题型要多样;练习的形式则是象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提示、不干扰,确保学生聚精会神;优秀学生做得快,教师可先批改,并让他们帮助学困生完成作业。
以上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中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六个环节,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师运用时,切不可死搬硬套,一定要根据学科、课型和年级段的不同,作科学的、适应性的“变式”。但是,无论怎样“变式”,这种教学法的一条原则必须坚守,那就是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要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应该在学生的“学”之后,“教”必须针对“学”出现的问题而进行。
我们介绍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及操作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先学后教”不仅是“教学”这一传统观念字序的调整,它是对传统教学的颠复,是一场革命。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大量付出,更需要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理念领先、精心设计、把握环节、紧扣主题,高效课堂一定能成为现实。